筑牢因病致贫返贫“截流闸”
——民革省委在毕节开展“博爱牵手·生命护航”医疗帮扶行动
“确诊淋巴瘤时,我几乎卧床不起,高烧不退。经过系统治疗后,现在肿瘤明显变小,日常起居也可以自理,状态一天比一天好。”10月12日,记者在毕节肿瘤医院看到患者金巧(化名)时,虽躺在病床上,但他眉头舒展,和4岁半的小儿子有说有笑,等待着入院后的第7次化疗。
金巧今年38岁,家住毕节市七星关区杨家湾镇,两年前患上淋巴瘤,在四处寻医诊断的过程中,花空近20万元积蓄。这场病成了一个7口之家背负的“大山”,所幸,在精准的医疗救助政策下,资助了金巧自去年11月以来医疗费用的个人自付部分,把一家人从因病致贫的边缘拉了回来。
同样的感人场景也出现在大方县脱贫群众龙忠英(化名)家中,今年年初查出直肠肿瘤后,一家人面临了一场因病返贫的危机。就在一筹莫展之际,经过各方救助,及时进行了手术和化疗,74岁的龙忠英如今病情恢复良好。
长期以来,基层医疗水平薄弱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难题之一。对于农村群众来说,身患肿瘤等重大疾病是最大的致贫返贫风险。加上农村群众由于自身健康管理意识淡薄,更因为经济压力和担忧,很多患者不能及时就医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最终小病拖成大病。
为此,民革贵州省委在中共贵州省委和民革中央的领导下,联合民革毕节市工委,携手贵州红十字基金会、毕节市第三人民医院、毕节肿瘤医院,今年起在毕节市开展为期三年的“博爱牵手·生命护航”医疗帮扶行动。同时依托民革“7 1 1 n”帮扶机制,组织省内外民革党员医疗专家团队开展精准帮扶,助力提升毕节市肿瘤疾病的诊疗水平。
“针对低保户、建档立卡脱贫户及监测户、特困人群、低收入人员等恶性肿瘤困难人群,经国家医保等相关政策报销后,患者个人自付金额经贵州红十字肿瘤防治基金管委会及贵州省红十字基金会审批后予以全额救助。”民革党员、毕节肿瘤医院院长杨奇文说,今年以来,基金已救助恶性肿瘤困难患者802人次,金额达152.05万元。
用“家门口的”优质医疗,斩断致贫返贫“病”根。民革贵州省委还对接协调毕节肿瘤医院组织医疗肿瘤专家团队深入基层,下沉到纳雍等县各乡镇(街道),通过开展肿瘤健康科普宣传、村医教学培训、专家现场义诊等医疗健康帮扶,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
坚持“地域 领域”,让帮扶落到实处。7月20日,在民革贵州省委“博爱牵手・生命护航”医疗帮扶行动启动仪式上,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等医院的10位知名肿瘤医学专家,接受了贵州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医疗卫生援黔专家团核心专家”聘书。
“作为帮扶专家,我们有责任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牢牢守住乡村振兴‘健康线’,为帮扶医院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医疗团队,提升当地的医疗技术,让更多群众在幸福路上有‘医’靠。”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部肿瘤科、华西医院上锦医院肿瘤主任医师朱江在启动会上说。
“我们正准备在新院区筹建肿瘤内科科室,通过与华西医院上锦医院签署协议,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目前医院准备派2名医生和2名护士前往上锦医院进修学习,希望通过三至五年时间把科室建设好,解决肿瘤患者看病难、看病远的问题。”毕节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李珍武满怀期待。
组织医疗团队下基层精准帮扶、引进肿瘤知名专家和优质医疗资源、人才外送培训和进修……在组团式帮扶中,优质医疗资源如源头活水流向需要的土壤,帮助毕节市提升整体医疗水平及服务能力,将更多人纳入健康同心圆中。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民革贵州省委负责同志表示,今后将持续发挥民革智力密集和联系广泛优势,以“博爱牵手·生命护航”医疗帮扶行动为抓手,探索贵州民革社会服务工作新路径,大力开展“地域 领域”组团式帮扶工作,助推毕节医疗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记者 刘蓝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