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年轻力量正在重塑山乡面貌-尊龙官方网站
贵州频道
>>正文

记者手记:年轻力量正在重塑山乡面貌-尊龙官方网站

2024-05-09 09:19:09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贵阳5月8日电 题:记者手记:年轻力量正在重塑山乡面貌

  新华社记者施钱贵

  让大山深处的原生态农产品更便利地“飞”出大山,这是很多“新农人”期盼实现的梦想。在贵州省开阳县南龙乡土香村,返乡创业的“90后”钟元海的梦想正在变为现实。

  从开阳县城出发,大约需要行车一个小时才能到达土香村。虽然交通不是很便利,但这里良好的生态却能产出品质优良的农产品,钟元海嗅到了商机。

  “以前很多人外出打工,不少家庭只有老年人在家。”回忆起创业之初的情形,钟元海的眼神坚毅。为了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2011年,钟元海从外地回到家乡,将土地、山林充分利用起来,发展柑橘、土鸡、藏香猪等特色产业。

  没有路就自掏腰包修路,没有技术就自学技术。经过不懈努力,钟元海的农场渐渐走上正轨,产业有了一定规模。

  为了更好地把农产品销售出去,他开始尝试网络直播、短视频等新兴销售方式,取得良好效果。在家就可以把农产品卖出去,当地老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如今,钟元海的特色农产品生产规模越来越大,他的农场年销售额超过100万元。这些农产品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源源不断地销售出去,还带动了部分村民就业。

  记者采访发现,在贵州农村,类似钟元海的返乡创业青年还有不少。年轻力量的到来,为广大乡村带来了新产业、新业态和有别于过去的生产组织模式,成为推动农村融入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力量。

  “95后”大学生夏发贵家住开阳县龙岗镇大石板村,大学毕业后,他决定回到村里发展。2021年,他被选为大石板村的村支书兼村委会主任。“一开始心里很忐忑,怕自己干不好。”夏发贵说,但在老支书和其他村干部的帮助下,他现在处理工作已是得心应手。

  面对土地破碎、产业发展不成规模的村情,夏发贵从抓产业着手,组织村民成立混合所有制公司,通过发展生姜、羊肚菌等产业来壮大村集体经济。

  往自媒体、新媒体方向发展,通过宣传本地的特色产业和文化来吸引客源,是夏发贵对大石板村未来发展方向的设想。同时,由于当地拥有较为浓厚的布依族文化,以及离贵阳较近等优势,村里正着手打造具有民族风情的民宿,目前已经开始施工。

  培育年轻的干部人才,是重塑山乡面貌的重要一环。“在开阳县,每个村至少有3名后备村干部人选。”开阳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林姜先介绍,当地正积极培育村干部的后备力量。

  近年来,农村的“水、电、路、讯、房”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满足年轻人需求的基本公共服务也在不断提升,一大批有知识、有见识、有闯劲的年轻人选择回到农村,他们必将有力地推动乡村发展。

[责任编辑:刘昌馀 吴雨 ]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