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闯新路 感恩奋进建新功——写在2024年贵州省两会召开之际-尊龙官方网站
贵州频道
>>正文

牢记嘱托闯新路 感恩奋进建新功——写在2024年贵州省两会召开之际-尊龙官方网站

2024-01-23 09:24:59  来源:贵州日报

牢记嘱托闯新路 感恩奋进建新功

——写在2024年省两会召开之际

  岁月如歌,记录不凡。

  刚刚过去的2023年,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在开局之年展现出开局之势、开局之力、开局之为——

  依托资源禀赋大力推进“富矿精开”,“电动贵州”动能澎湃。建成投产宁德时代、奇瑞汽车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1.9%。

  围绕新质生产力布局人工智能新赛道。华为云、网易等一批龙头企业智算中心加速落地,贵州智能算力突飞猛进,智算芯片超7万张,取得突破性增长,位居全国前列。

  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文旅、桥旅、体旅、酒旅等深度融合发展,“村超”“村ba”活力四射,多彩贵州人气、财气、烟火气兴旺升腾。

  以“富矿精开”为关键抓手闯新路,以“四在农家·和美乡村”为载体开新局,聚焦算力、赋能、产业三个关键抢新机,加快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实现“六个出新绩”……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全省上下把感恩之心转化为忠诚之志、维护之行、奋进之力,踏出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铿锵足音。

  一

  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语重心长。

  2023年是全面开启现代化建设开局起步之年。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按照总书记的要求抓落实,贵州笃定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为贵州指引的发展方向,是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在贵州的具体体现,是贵州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遵循:

  “两个统揽全局”明确了贵州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指引,“四新”赋予了贵州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使命,“四化”明确了贵州现代化建设的科学路径,守好“两条底线”彰显了贵州现代化建设的鲜明导向。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全省上下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持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

  实践是创造的源泉。与时俱进提出高质量发展“六个有利于”“六个坚定不移”等思路举措,大力实施“强省会”行动,高位部署推动贵安新区、毕节高质量发展……新思路新举措推动贵州发展气象万千。

  知之愈深,行之愈笃。2023年7月25日,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新篇章的决定》。

  省委深入研究分析贵州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大局中的定位方位和阶段性特征,明确了我省的“三者”定位、“五期”方位,明确了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首要任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底线任务,明晰了经济兴、百姓富、生态美的奋斗目标和发展愿景。

  这些分析判断,从理论和实际、历史和现实、内部和外部相结合的高度,讲明了新阶段的省情实际,阐明了现代化建设的主攻方向,抓住了新阶段贵州发展的主要矛盾,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新篇章提供了科学依据。

  灯塔引航,笃行不怠。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中,我们走得更自信、更坚定、更昂扬。

  二

  2023年10月27日,宁德时代(贵州)新能源动力及储能电池生产制造基地建成投产。

  基地一期总投资70亿元,按“灯塔 零碳工厂”高标准设计,采用先进的高节拍、高自动化、高柔性化产线,设计年产能为30gwh动力及储能电池,达产后将实现年产值150亿元。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高质量发展是首要任务,贵州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加快建设富有贵州特色、在国家产业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开局起步,干字当头。2023年,全省上下围绕实施主战略、实现主定位,坚定不移大抓产业、主攻工业,坚持立足贵州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谋划产业发展,把“六大产业基地”作为省级主抓的重点,逐一编制规划、优化布局,明确各市(州)工业主导产业,逐一制定“一图三清单”,明确了工业产业的主攻方向和总体布局,形成了大抓工业的浓厚氛围。

  瞄准实体经济持续发力——全力建设“六大产业基地”,“六大产业基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8000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全省电力装机达8400万千瓦,引进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企业,三元前驱体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一,成为全球集聚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最多的地区之一,全省规模以上白酒企业超过180家、年产值超过1300亿元。

  瞄准“富矿精开”持续发力——大力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新增探获锂矿、磷矿、铝土矿等一批资源储量,建成投用磷矿资源集中采购供给平台。贵州磷化集团40万吨/年湿法净化磷酸项目建成试生产,贵州美锦六枝“煤—焦—氢”综合利用示范项目、贵州华尔盛新材料年产5000吨精细化工新材料项目(一期)等项目加快建设。

  瞄准开发区建设持续发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年引进500强企业12家、产业项目4400多个,到位资金形成“固投”超过千亿。工业投资结构不断优化,高技术产业、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业投资均保持两位数增长。省委、省政府出台“新贵安八条”,全力推进贵阳贵安高质量融合发展。全省第一个大型跨流域水利枢纽工程——黔中水利枢纽一期工程建成投用。

  顶压前行,步履坚实。2023年,贵州经济运行逐季回升向好,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三

  安顺市西秀区新安街道彩虹社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高唯梅在城里开了餐馆,儿子大专毕业考上武汉科技大学本科,女儿就在家门口的启新小学上学。一家人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政府提供了这么好的机会,关键自己要勤快。能做就多做点,总不能闲着。”高唯梅说。

  面对脱贫人口、易地扶贫搬迁人口两个全国之最的省情,省委、省政府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底线任务,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

  聚焦重点群体,紧盯动态监测帮扶——

  从脱贫攻坚任务完成之日起,全面启动实施重点人群动态监测帮扶,进一步扩大监测覆盖面、提高认定精准度、增强帮扶有效性。

  聚焦重点任务,狠抓脱贫群众增收——

  紧紧抓住产业和就业两个关键,逐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通过稳定务工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激发内生动力增加经营性收入、落实惠农政策增加转移性收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财产性收入,多举措促进脱贫群众持续增收。

  聚焦重点领域,深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

  为实现“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的目标,持续对“3 1”保障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情况进行全面排查,不断深化易地扶贫搬迁公共服务、培训和就业服务、文化服务、社区治理、基层党建“五个体系”建设。

  扎实推进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乡村建设行动深入实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快建设——

  深入实施粮油生产、储备、加工能力提升三大行动,全省粮食总产量1119.7万吨,连续4年保持增长;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1200家;全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1.2%,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达99.86%。

  发展为民,幸福为民。2023年,全省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人均纯收入1万元以下脱贫人口基本实现清零,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四

  2023年12月8日,一声汽笛长鸣,满载贵州轮胎、洗衣助剂等产品的“云贵·澜湄线”国际货运专列,从贵阳国际陆港都拉营站首发,用时8天到达老挝万象。

  作为贵州深入推进向西开放的重要突破,“云贵·澜湄线”国际货运专列的开行,首次实现贵州本土货物通过中老铁路规模化出境,进一步密切了贵州与rcep国家的对接联系。

  推动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必须把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与发挥贵州比较优势更好结合起来,努力在主动服务国家战略中作出贵州贡献、在积极融入国家战略中赢得贵州发展。

  ——围绕重大战略问题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建设西部大开发综合改革示范区。

  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突破,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加快数据确权,实现数据资产化、价值最大化;国有企业改革稳步推进,组建贵州能源集团;矿产资源管理改革持续深化,完善“矿业权出让 登记”制度,将矿业权“审批制”改为“登记制”;在打造公共资源交易“全省一张网”、持续深化“贵人服务”品牌建设、稳妥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方面多方发力。

  ——以国家战略任务为牵引扩大开放,加快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推动外贸规模、开放通道、开放平台实现新突破,加快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

  全省高铁通车里程达1808公里,实现贵阳与周边省会城市高铁直连全覆盖;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8784公里、位居全国第4,出省通道27个;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国际货运中心正式通过海关验收;水运取得历史性突破;贵阳、贵安、遵义三个综保区不断擦亮开放名片、高扬开放旗帜,充分挖掘外贸增长潜力;全面提升“1 9”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功能,办好数博会等重大对外开放活动,加快建设国际陆港、航空口岸、水运港,打造多层次对外开放平台。

  ——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推进创新,聚焦算力、赋能、产业三个关键,全力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加快建设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

  大力实施六大重大科技战略行动和向科技要产能专项行动,强化现代化建设科技人才支撑。

  首届贵州科技节成功举办,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加速转化,创新要素加速向企业集聚,“科技入黔”成果丰硕。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正持续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战略牵引,动能澎湃。以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为牵引,贵州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突破,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五

  冬日贵州,多彩缤纷。

  1月10日,“机景联动·飞阅贵州”和冬游贵州旅游产品发布会暨探访活动启动仪式在贵阳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红飘带”举行,推出“1 4”冬季旅游新产品。

  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贵州加快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围绕资源要素做足精深化文章,用好自然珍宝、文化瑰宝两个宝贝和丰富厚重的红色资源,不断丰富旅游产品和业态,深化旅游管理体制运营机制改革,更好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强势、经济优势、发展胜势。

  推出大型纪录片《万桥飞架——山水间的人类奇迹》,促进桥旅融合迈出坚实步伐。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把大力实施红色文化重点建设、阳明文化转化运用、民族文化传承弘扬、屯堡文化等历史文化研究推广“四大工程”的文化元素融入旅游载体,推动交旅、体旅、康旅、酒旅、农旅等融合发展。

  ——围绕服务要素提升精细化水平,坚持硬件、软件“两手抓”,让游客“食之爽心、住之安心、行之顺心、游之舒心、购之称心、娱之开心”,提高旅游本质安全水平,以用心服务换取游客满意体验。

  ——围绕客源要素补齐结构性短板,持续营造旅游宣传推介强大声势,多措并举提升入境游客占比,联手兄弟省份强化客源互推互送,创新思路举措吸引游客留住游客,努力实现贵州旅游淡季不淡、旺季更旺。

  紧盯冬季旅游主要客源地,以“重点推介 流量吸引 政策优惠”的复合式营销模式,持续打响“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品牌,不断强化与重点客源市场旅行社、媒体平台合作,与周边省份在客源互送、产品推广、线路联动、品牌共建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共同开发跨区域精品线路。

  多重发力,持续复苏。2023年,全省旅游人次、旅游总收入、游客人均花费分别恢复到2019年的113%、119%和105%。

  历史写下辉煌过往,时间掀开崭新一页。活力四射的“村超”2024年新赛季开启,人气依然火爆;盘江新光2×66万千瓦燃煤发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连续满负荷试运行,投入商业运营;六安高速公路花江峡谷大桥猫道第一根承重索顺利跨越北盘江,两岸主塔成功实现跨峡谷“牵手”……

  四千万贵州人民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满怀信心、勇毅前行,奋发有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新篇章、创造高质量发展新业绩。(记者 顾海凇 许邵庭 陈毓钊)

[责任编辑:王雪松 邓娴 ]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