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至28日,由中宣部组织开展的“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贵州。
一周时间,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求是》杂志、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等13家中央主要媒体和3家地方媒体组成的采访团,兵分两路,走进贵阳贵安、遵义、毕节、黔东南、黔南等市(州)37个采访点,行驶了逾2000公里路程,行进式调研采访乡村振兴、新型工业化、生态文明建设、大数据产业发展、文旅融合发展等领域的新亮点、好经验,全面展现贵州经济兴、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画卷。
“十四五”开局后,贵州从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转向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奋力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实现新跨越。行走贵州,采访团深切感受到团结奋斗的精神面貌、改革开放创新的活力动力,正源源不断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经济成色好动力强
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贵州高质量发展活力涌动。
27年;9个月——
两组时间,诉说着打破传统思维,向“新”而行的奋进故事。
位于开阳县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园的安达科技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安达磷化工,共有27年历史。安达磷化工曾一度成为贵州民营经济中出口创汇排名第一的企业;时间推移,企业不得不在传统产业、过剩产能的夹缝中求生存。
2009年,安达科技敏锐捕捉到了转型的“风口”,在研发上加大投入,成为贵州最早布局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研发的企业之一。今年3月23日,安达科技成为贵州首家登陆北京证券交易所的企业。就在今年2月,安达科技年产6万吨磷酸铁锂项目开工,目前已送电试产,预计11月投产。
项目从开工到投产,仅用9个月时间。公司董事长刘建波话语里满是自信:“9个月的建设‘加速度’,是企业发展的‘新速度’。”自信来自市场:每天百余吨磷酸铁锂从安达科技下线后,再汇入下游比亚迪、宁德时代、中创新航等锂电池制造大厂的生产线上,当前企业产品出货量位居国内前十,产值同比增长20%。
山环水绕的欧式小镇心旷神怡;闪烁的蓝色数字宛若浩瀚星空——
两组画面,彰显着数字经济的蓬勃之势。这是采访团走进贵安华为云数据中心、贵阳大数据科创城映入眼帘的实景。
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贵州奋力奔跑:牢牢抓住“算力、赋能、产业”三个关键,锚定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建设目标,奋力为产业转型升级和数字中国建设探索更多经验。
贵阳大数据科创城项目位于贵阳贵安融合发展的核心区域和“强省会”的核心地带,是新国发2号文件明确指出的重点推进项目和国家“东数西算”工程的算力保障基地。目前,科创城已招引大数据等领域注册企业700余家,吸引华为云、中航发、满帮、中软国际等重点企业入驻,初步形成颇具竞争力的大数据产业高地。今年8月1日,贵阳大数据科创城(苏贵产业园区)党工委管委会揭牌,标志着大数据科创城发展进入了新阶段,迈向了新征程。
“适宜的气候、充足的电力、稳定的地质结构,让贵州超前部署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贵州大数据发展‘抢新机’,正朝着实现‘从1到n’的裂变迈进。”贵安新区大数据和科技创新局副局长张敏说。
开放创新撬动潜能
开放创新,是高质量发展强有力的撑杆。贵州创新的故事层出不穷,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震撼”“一定要来现场体验”……走进近日刚开馆的全国首个以长征为主题的全域行浸式数字体验馆“红飘带”(长征文化数字展示项目),文化、旅游、科技的深度融合魅力让人惊叹。
“‘红飘带’运用了最新科技手段,数字化全景再现长征之路,必将成为贵州红色旅游的经典之作,世界级的中国文旅名片、必到之地!”“红飘带”项目总导演、总设计王志鸥说。
贵州是红军长征活动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地区,红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红飘带”项目的建成,推动贵州提升红色文化整体呈现水平,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万桥飞架,已成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在“天空之桥”服务区,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总规划师冯伟说。
在这里,采访团见识了世界第一混凝土高塔桥——平塘特大桥,直观感受贵州桥梁技术释放的澎湃动能。
“天空之桥”服务区也是贵州第一个“桥梁 服务区 景区”旅游目的地型服务区。旅游新模式带来了发展新数据:2022年,“天空之桥”观光服务区接待游客35万人次。
厦蓉高速、贵广高铁……走进黔东南州,开放发展让人眼前一亮。黎平、从江、榕江,过去是交通“死角”。高速、高铁相继开通后,三县立即成为贵州南下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
开放发展风劲潮涌。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黔东南州正发挥区位、资源、政策等优势,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推动对外开放,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奋力谱写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榕江县新媒体电商产业园建成2000平方米县级云仓,开工建设贵州(榕江)桥头堡国际智慧物流园建设项目、新媒体直播电商智慧物流园项目。
从江县重点面向大湾区开展精准招商,先后推动佛黔共建产业园、归树山风电场、銮里半岛旅游综合体、侗乡康复医院等一批重点项目落地,成功引进广东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金智投资有限公司等一批优强企业在从江投资兴业。
擦亮开放名片、高扬开放旗帜,贵州奋力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
生态家底更加厚实
森林覆盖率高、空气质量好、气候宜人,贵州有“绿色走廊”之称。
此行贵州,采访团目之所及是青山、绿水、蓝天……生态家底越来越厚实。
10月25日,驶进罗甸县境内后,高速公路两旁彰显勃勃生机。
素有“天然温室”美誉的罗甸,是水果和蔬菜的理想生长地。近年来,罗甸充分利用生态和气候优势,把蔬菜、水果作为全县的主导产业,推进全县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因为阳光充足,水果甜度高,我们种出的火龙果口感特别好。”罗甸县沫阳镇火龙果基地负责人李才华说。
2023年,罗甸县水果种植面积23万亩,覆盖9个乡镇14.78万人。其中,火龙果种植面积3.54万亩,投产面积3万亩。
集中精力把优势做得更优,罗甸采用了生态农耕模式,不使用农药、化肥、除草剂、化学激素,并以酵素、沼液、蚯蚓为肥料,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水果、蔬菜产业不仅把资源优势利用起来,还帮助了当地群众增收。在沫阳镇沫阳村火龙果种植基地,村民黄元梅正背着背篓采摘火龙果。她说:“每个月有3000多元的固定工资,家里还有4亩地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入了股,一家人每年收入好几万。”
荔波小七孔风景区的森林覆盖率高达92%以上,被誉为“地球的绿宝石”。凭借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荔波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虽不是周末,荔波县小七孔风景区游客依然络绎不绝。小七孔景区“热度”如何?小七孔景区讲解员犹冰涵有直观感受:“从过去的工作人员比游客多,到如今日均1.5万至1.8万的游客量,我们每天都忙不过来,但我们一定将最好的服务带给游客,让大家在景区拥有最好的游玩体验。”
今年,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将荔波打造成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荔波紧紧围绕这一目标,持续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用好自然珍宝、文化瑰宝,为贵州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贵州的高质量发展答卷里颜值、气质兼具。(记者 王淑宜 冯倩 管云 梁圣)